【黨員好故事】以專業所學 助力鄉村振興——記仰恩大學傅智佳同志
            日期:2021-05-06 16:33   瀏覽次數:
             
                人物名片:傅智佳,人文學院新聞傳播學系學生黨支部預備黨員?,F曾任人文學院新媒體運營中心主任、人文學院團委宣傳部副部長、人文學院新媒體運營中心宣傳部長。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要積極發展農村,讓農村經濟得到快速增長,農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讓鄉村振興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行動。作為一名大學生黨員,傅智佳用自己的方式,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勇擔時代責任,在投身鄉村振興的“共同行動”中書寫人生華章。
                在這場“共同行動”中,他發揮專業特長,以參加福建省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活動為契機,多次申報鄉村文化振興創新項目,旨在探索解決鄉村文化振興和鄉村文化品牌推廣上面臨的問題,通過拍攝紀錄片、微電影和撰寫紀實文章,出色地扮演著一個傳鄉村之音、述鄉村故事的揚聲器,拓展鄉村文化創新傳播途徑,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心系鄉村 理想萌芽
                傅智佳身在校園卻心系農村農民,以專業所學,服務群眾,振興鄉村。入校時,他認真做好人生規劃,學習成績優秀,專業成績排名第二。在大學里,他將學習擺在第一位,通過不斷學習實踐增強自己的能力,努力去為人民服務,為群眾做實事做好事。
                在一次思政課上,老師播放了微電影《廖俊波》。廖俊波的一生,是黨性光輝的一生,廖俊波的事跡觸動了傅智佳的內心,他決定以自己的方式去追尋這位共產黨員,以自己的方式去講述身邊人的事跡,并把這些當成為一個新聞人的責任。
                在大二的影視創作課程中,傅智佳組建團隊,創作了《青春·中國夢》的微電影。劇中的主人公奮斗在脫貧攻堅第一線,走遍鄉村的各個角落,為鄉村振興做貢獻,深受群眾喜愛。微電影真實再現了他們為了鄉村振興、為了國家戰略,甘愿奉獻出自己的青春,將自己的“青春夢”和“中國夢”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感人事跡。
                這部微電影得到了老師的認可,樸實的藝術語言,細膩的情感表達,沒有拔高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有感染力,能讓觀眾真正走進主人公的內心世界。這個微電影的完成,也在傅智佳的心里種下了助力鄉村振興理想的種子。
             
             
            扎根鄉村 踏實苦干
                天剛蒙蒙亮,村子里早已有了忙碌的身影。“準備,321開始”。隨著傅智佳一聲令下,一天的拍攝工作便開始了。原來,傅智佳正利用暑假時間為他的家鄉——南安市貴峰村拍攝紀錄片《貴峰詩村》。貴峰村是聞名遐邇的“中華第一詩村”。旅居印尼的愛國華僑王國明先生,將畢生精力致力于貴峰讀詩班。鄉村振興戰略大背景下,貴峰村將鄉村振興戰略與閩南方言詩詞文化、家風文化傳承相結合,既弘揚中華民族的詩詞文化,又發展了閩南特色村落文化。
                然而,貴峰村“中華第一詩村”的品牌知名度不夠、關注度不高,傳統詩詞文化的傳播效果不強。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貴峰村,也困擾著傅智佳。他決心創作一部講述貴峰村故事的紀錄片,記錄下貴峰村民對詩詞文化的熱愛,展現貴峰村詩禮傳家,奮發向上的精神,以此激勵人們提高傳承傳統文化的積極性,助力鄉村振興戰略下閩南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傳承和發展。
                “我做這個項目不是為了什么回報,就是想讓這個村的文化讓更多人知道,這個瑰寶決不能流失”。本著助力鄉村振興這個初心,他積極申報2019年福建省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并擔任項目負責人。每周三下午只要一有機會,他就會背著攝像機坐兩個多小時的車程趕到南安。每次來回需要近四個多小時的車程,前前后后跑了已經記不得多少次。暑假期間,他和隊友扎根鄉村,頂著烈日,利用整整一個月的時間進行項目創作,扛著相機輾轉南安多地進行采訪和拍攝。
                由于經驗不足,在拍攝的過程中,組員們遇到了許多問題。有的問題甚至令組員感到挫敗,不知所措,對前方充滿了迷茫。他作為項目負責人,遇到不懂的問題不是逃避,而是迎難而上,反復嘗試,總結經驗,再把自己琢磨出來的解決辦法告訴給大家。碰到個別組員因為項目產生壓力,他總是耐心地進行疏導,結合自己平時的經歷,為同學減輕壓力和負擔。“他的耐心、責任心和勇于擔當,讓整個團隊變得更加堅強有力”這是組員們對傅智佳的一致評價。
                “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讓我離助力鄉村振興的理想更近了一步。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一個個困難就是在培養我艱苦奮斗的意志品質,在實踐中能增長自己的本領,提高自身素質,自己有了強大的本領,將來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傅智佳感慨道,一路坎坷曲折的拍攝經歷也鑄就了自己不畏困難、不懼挑戰的品質。
             
            致力鄉村 奉獻青春
                經過兩年的積累和專業知識的學習,傅智佳已經能游刃有余地將所學知識運用于投身鄉村振興發展過程中,以此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有了前期文化推廣的實踐嘗試,他決定與指導老師一起,再次深入探究貴峰村作為閩南特色村落的鄉村文化振興模式,并推廣全媒體時代鄉村文化傳播這一特色模式,激發閩南地區其他鄉村振興的內驅動力。
                奮斗的青春最美麗。大三時,傅智佳再次組建起研究鄉村文化振興課題的團隊,深入貴峰村進行過多次實地考察調研,采訪相關人物。項目進行過程中也會碰到一些困難,但都沒能阻止他前行的腳步。通過與貴峰村委會負責人和對貴峰村民的訪談觀察,對鄉村振興戰略下鄉村文化發展現狀進行研究,他們發現了鄉村振興背景下閩南特色村落文化建設與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科學合理的建議。
                他發揮自身學科優勢,分析貴峰詩聯微信公眾號運營中存在的問題,推進鄉村文化品牌建設和鄉村文化創新傳播,對學生、老師、家長進行宣傳,吸引更多的人關注鄉村,喚醒人們對閩南傳統文化、鄉村特色文化的保護意識,為鄉村發展增強信心,也為新時代鄉村文化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唯有勤奮學習,才能跨越崇山峻嶺。唯有踏實苦干,才能實現人生夢想。他響應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召喚,勇擔時代重任,積極參與這場“共同行動”中,致力鄉村文化建設與傳播,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在助力鄉村振興的實踐中,奉獻青春力量,放飛青春夢想,書寫人生華章。


            Copyright ? 2014 Yang-En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仰恩大學 閩ICP備05005473號
            二八彩